2023年6月6日是第28个全国“爱眼日”。全国“爱眼日”宣传教育周活动将于6月3日-10日开展。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全国爱眼日宣传口号
(一)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资料图片)
(二)重视儿童眼保健,守护孩子明眸“视界”。
(三)全民爱眼,从我做起。
(四)有远见,不近视。
(五)不惧白内障,“睛”彩有保障。
(六)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
小孩子近视了能治好吗?这些防护要点请知悉
什么是近视
近视是指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远视则是落在视网膜后。
近视的类型
近视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三类,分别根据近视度数、屈光成分、和病程进展进行分类。
近视形成的原因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及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
1.遗传发育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与父母近视程度有极大的关系。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更为明显。常可见家族聚集性,父母双方或一方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可能性会增大,比较明确的是,高度近视的发生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环境及习惯因素
后天近视与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在不恰当的光环境下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时间不足、不良的用眼习惯等。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者的近视发生率较高,这也是我国青少年近视高发的主要原因。如果再叠加上环境照明不佳、阅读字迹过小或模糊不清、持续阅读时间过长、缺乏户外活动等因素,更加促使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近视防控知识
1.坚持充足的白天户外活动
一般建议每天户外阳光下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近视降低10%。在室外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和跑步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运动时双眼做远近调节运动,可以锻炼睫状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不仅对视力有益,同时也可以强健体魄。
2.要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
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增加发生近视的风险。读书写字要使用适合自⼰坐⾼的桌椅,并保持“三个⼀、不偏头”的正确姿势,即眼睛离书本⼀尺,胸口离桌沿⼀拳,握笔的⼿指离笔尖⼀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建议使用可调式书桌椅,坐于椅子上大腿与小腿垂直、背挺直时上臂下垂其手肘在桌面以下3~4厘米。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不偏头”,长期偏头看书、写作业,易引发单眼近视。
3.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
预防近视要避免不良的读写习惯,不在⾛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写字、使用电⼦产品。
尽量将书桌摆放在窗户旁,白天看书写字时,让自然光线照射在写字手的对侧。夜晚看书写字宜同时使用房间的大灯和台灯,台灯要置于书桌左侧,使光线从左侧射入,避免右手阴影引起的光线差造成视觉疲劳。建议使用色温可调的LED台灯,夜晚宜将色温调至4000K以下。
坚持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最好在持续用眼后做,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做眼保健操前应洗手。
4.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在控制线上学习时长的同时,严格控制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观看电视距离不小于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电脑的水平观看距离不小于50厘米,手机的观看距离不小于40厘米。
5.合理的营养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少(不)吃甜食、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多食用鱼、虾、鸡蛋、牛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深绿色蔬菜及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利于及时补充眼睛所需营养。
叶黄素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具有过滤蓝光和抗氧化的作用,是帮助眼睛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叶黄素存在于许多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南瓜、西兰花、玉米、蓝莓、橘子等。
6.保证充足的睡眠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也是成为近视眼的诱因之一。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视⼒健康的基础。建议每日睡眠时间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避免晚睡晚起,养成规律性的作息。
7.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儿童青少年是视觉发育关键阶段,应注意检查视力屈光状态,及时发现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视力下降可能会表现为:看物体时经常眯眼、频繁眨眼、经常揉眼睛,歪着头看物体、经常皱眉、经常拉扯眼角、看东西时眼睛贴的很近等。如果发现视力下降,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视⼒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矫正,防止近视进⼀步加重。
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视预防,早期筛查、及时发现、规范诊治,可以提高民众的眼健康水平。爱眼需要我们每一天的实际行动,养成良好习惯,让明亮、健康的眼睛和轻松、快乐的心情伴随您的一生!
(整合:李娜 资料来源:人民网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