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资料图)
据外国媒体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神经工程项目主任基普·路德维希(Kip Ludwig)估计,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可能还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将其脑机接口设备商业化。他下这个结论的理由是,Neuralink在脑机接口设备获得商业使用许可前,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该公司在人体临床研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过去很多年,Neuralink一直在动物身上对其脑机接口设备进行试验。今年5月25日才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启动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批准。在商业化之前,未来还会面临许多挑战。
脑机接口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其工作流程包括脑电信号的采集和获取、信号处理、信号的输出和执行最终再将信号反馈给大脑。
脑机接口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长
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存在5-10年的差距,而且目前世界主要科技大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加速设立技术壁垒,限制技术对外出口。例如,美国商务部在2018年发布《出口管制改革法案》,禁止包括脑机接口在内的14项技术对我国输出。但是,在各大科研院校及相关企业的努力下,我国脑机接口行业正在加快追赶步伐。从专利来看,2013年以来,国内脑机接口相关专利数量持续增长,且申请量增速明显加快;2021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896件,为近年来的峰值。
市场规模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估计,目前全球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亿美元,而国内脑机接口行业市场规模仅10亿元左右,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不足10%,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虽然国内脑机接口技术迅猛发展,但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数据、脑信号解码算法、信号采集设备方面却尚未建立起较为统一的标准体系,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市场缺乏秩序,阻碍脑机接口行业的发展。
脑机接口行业投融资仍处于早期阶段
从单笔融资金额来看,2014-2022年我国脑机接口行业单笔最大融资金额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目前仍未超过1亿元,大部分融资金额为千万或百万级,规模较小。
产品发展情况:部分消费级产品已经落地
脑机接口相关的研发已经在仿生学、医疗诊断与干预、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展开,从产品开发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代表性脑机接口企业强脑科技、脑陆科技、柔灵科技等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消费级脑机接口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儿童教育、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早期应用或以医疗和助老场景为主。华鑫证券认为,从临床到最终上市,侵入式脑机接口仍有较长的路需要探索。但众多脑卒中瘫痪人群、帕金森患者人群、渐冻症人群需要脑机接口技术恢复功能,它在医疗上的应用需求迫切,可见,脑机接口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