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各地高考志愿填报正在紧张进行之中,这也让考生和家长迎来第二个“考点”,高考志愿怎么填?成为社会关注和热议的话题。就在前不久,“考研名师”张雪峰关于“打晕想报新闻学的学生”的言论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引发各方激烈讨论,事实上,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因人而异,均是一个包容的文明平等价值观的体现,关键是无论选择何者,都要警惕落入片面狭隘的专业选择陷阱,多一份“中庸”的理性。“中庸”是介于“过”与“不及”之间的一种平衡,专业选择正需要这种适中的考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生存的起伏变化与冷热交替一向处于变动之中。从20世纪50年代“我是祖国一块砖”响彻大江南北,“工科报国”成为社会风尚,到80年代兴起“不读诗无以言”的热潮,文史哲助力思想解放,再到90年代“与国际接轨”成为流行语,外贸专业风头一时无二。今年被推上热搜的新“天坑”专业新闻学,也正是因为“铁肩担道义”的黄金年代被人们所铭记,因而被比较。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一门专业的生存际遇是一帆风顺的,因时而变、波澜起伏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味追赶时髦、片面衡量前景的专业选择方式很容易陷入静态的自囿之中。
同时,在学科冷热的“显性标准”之下,考生的“内在动因”也时常被个人、家庭和社会所忽视。以当下为人所推崇的具有“壁垒”的理工科专业为例,这类学科因其行业特点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确实让学生得以获得某一就业的“入场券”,但“专业壁垒”并非“技术壁垒”的保障,求职场上最终比拼的是个人实力而非学科工种,专业技术过硬才是优胜劣汰的最终法则。即便进了所谓的热门专业,所有学生就都能等着数钱吗?从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哪种家庭的孩子,都存在思维方式的偏向和学科能力的高低,如果不专注自身评定,只是单纯凭借“就业面”“对口率”这些外在指标而盲目选择热门专业,最终所获得的一技之长或许并不会真正长远,所收获的实际效益也会难如预期,热门专业的“红利”之下,学不会、学不好、学不精的学生们最终能分得多少行业“蛋糕”,甚至有些学生因“入错行”信心受挫、费心跨行转业带来一系列精神内耗,在此情况下是否真的还能满足当初填报志愿时精打细算的“性价比”,仍是难以衡量的问题。
反之,人文艺术学科亦然,任何学科都难以进行简单的价值评定,三百六十行行行是难题也处处有宝藏,最现实、最省力的选择不是盲目从众一概而论,而是正确审视自己且将个人优点最大化,最大程度与市场环境和时代红利同频共振。事实上,有时候追随直觉和喜好的选择未必会带来惊喜,现实冲击之下“白月光”沦为“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也再寻常不过;同样地,急功近利的抉择也很容易反过来被现实所吞噬,期望过高而条件有限带来的无解悖论也会让“朱砂痣”成为令人生厌的“一抹蚊子血 ”。因此,平衡好理想与现实,进行环境与自身的双向考量,才能沿途有光一路生花。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下,高考志愿选择已不再只受个人和家庭的单一价值观影响,多元视角的介入既产生充分的信息补给也带来价值混乱的熵增。每年高考季,都有各种各样的自媒体动辄渲染某某学科无用论,告诉考生和家长,不要填报哪些专业,哪些专业是天坑,普通家庭学生不能填报哪些专业等等,这些所谓的志愿填报意见很容易使考生在喧闹声中丢掉“审视自己”的核心准则,迷失于忽冷忽热的“学科市场价值”,不利于冷静理智地进行专业选择。因而老师和家长的引导意义就显得更为重要。无论老师抑或家长,作为成熟的长者应当更能明白际遇的造就来自天时地利人和的多方加持,决定人生走向的大多是在关键节点对环境和自身的正确把握,而非所谓“理强文弱”的片面高贵,因此更当摒除“高低贵贱”的学科杂念、摆脱“人云亦云”的舆论桎梏、掀开“是非对错”的价值评定,以更加长远、理性的“中庸”之见,帮助孩子同等考量各个专业的优势与劣势,在环境与自身的双重价值标准之下进行最适合个人的专业选择。
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有的专业方兴未艾还未有来路,有的专业折戟沉沙而不知光明,但因噎废食不是社会进步的期许,一个先进的文明总能在风雨之中重拾勇气,考生亦当如此。正如《论语》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选择任何一种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未来都是充满期许又面临挑战的,保持理性去闯荡、去克服、去热爱,自会有一片天地。(杨婉莹)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