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连线·云看点】

连线主持人: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区各地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服务的专业化、覆盖面、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让我们连线各地,一起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支撑功能,以及在增强联农带农方面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资料图】

从种到收农户当起甩手掌柜

连线人:巴州融媒体中心 薛云少

4月30日,在尉犁县兴平镇统其克村农田里,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正驾驶由北斗卫星导航的播种机播种棉花……农户马亚平望着自家的棉田,喜悦之情跃然脸上。

“现在从种到收,我基本不用管,空出的时间还能打工增收。”说起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马亚平竖起了大拇指。

尉犁县众望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合作社探索出“棉花期货(期权)+纺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服务,有效带动了农户棉花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合作社负责人谭元全说:“现在合作社统一管理、服务土地6.6万亩,服务农户和社员471户。农户和社员可选择全托管或半托管服务模式。在棉花种植管理上,合作社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用无人机绿色防控病虫草危害。”

近年来,尉犁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等优势,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民不再打工和务农“两头忙”,农业增产降本、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形成了“土地托管”“牛羊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收”等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

“尉犁县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路子,正是巴州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个缩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张迪说。近年来,巴州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广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由原来的种养业向产销一体化拓展,持续提升发展规模和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巴州开展社会化服务主体共有368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21家;服务农户4.08万个(户),农业生产托管面积518.52万亩次。今年,巴州将以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为契机,建立健全规范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力争全州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00家以上。

农机联盟服务更贴心更专业

连线人: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刘华

“有了农机联盟的服务和专业指导,我们的拖拉机除了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安装了智慧北斗监测终端,可以实时了解播种进度、亩数、质量等情况。”4月29日,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腾飞农场,当昌吉回族自治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技术人员来田间了解新技术的应用情况时,农机户马旭赞不绝口。

昌吉市六工镇西五工村农机户马旭以前只有1台拖拉机,由于信息闭塞常处于无活可干的境地。后来,他加入了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地,还跨区到吐鲁番、阿克苏、巴州等地,现在他有3台拖拉机。“1台机子一个春耕春播期毛收入6万元,3台就是18万元左右。”算起经济账,马旭脸上洋溢着笑容。

马旭实现增收,不仅仅是参加了农机合作社,他还享受到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带来的变革,所以他更乐于新技术的应用。

今年开春,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投入30万元资金,在所有农机上安装智慧北斗监测终端,实现了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送到昌吉州农机信息服务中心,为农业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秘书长石榴说:“春播以来,智慧北斗监测终端技术稳定,数据可靠,今年计划在全州推广安装300台,更好服务农业生产。”

2018年6月,由新疆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牵头,在全疆率先成立农机合作服务联盟。成立至今,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已由44家成员发展到700余家。目前农机联盟有各类机具1万余台(套)、动力机械1200余台,服务范围不仅涵盖昌吉州,还辐射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第八师以及塔城、阿克苏、库尔勒等地。农机联盟推行的“农机联盟+合作社+农机大户”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实现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

昌吉州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累计投入500万元资金,用于科研和创新。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合作,投资建设了昌吉州农机信息服务中心,实现农机定位跟踪、作业监管、远程调度、运维管理、大数据分析、找机手、找业务等多项功能,涵盖农业耕、种、管、收全作业环节,最终实现机手、农民、合作社与管理部门互联互通,为现代农业提供全程信息化解决方案。

“下一步,我们计划牵头成立自治区级农机联盟,在组织全疆范围内的跨区作业基础上进行延伸,把农机联盟的机械开到中亚五国去,开拓中亚市场。”说到今后的发展,石榴信心满满。

无人机作业让农户省心省钱

连线人:沙湾市融媒体中心 汪莹

4月28日清晨,在沙湾市商户地乡商东村麦田里,沙湾市皓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皓然操控着植保无人机为托管农民进行小麦“一喷三防”作业。

起飞、悬停、转动、穿梭……只见一架植保无人机按照杨皓然的遥控指令,升到空中,然后快速沿设置路线飞向麦田,均匀地将调配好的药剂喷洒在麦田里。

“年初我们签订了植保飞防订单,这几天麦子正是打药的时候,今天来给我家的小麦进行飞防作业。”商东村村民李建国说。

这段时间,杨皓然和他的团队每天都忙着进行飞防作业,服务主体按照就近、集中连片的原则统一安排。

无人机螺旋桨的飞行声在麦田上空回响,杨皓然说:“我们今年的小麦飞防订单作业面积达1.5万亩,目前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重点要做好小麦的‘一喷三防’作业。”

2020年9月,杨皓然牵头成立了皓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农业植保无人机服务、销售、维修和飞手培训。

杨皓然说:“在农田里进行作业的同时,利用多光谱无人机获得农田作物健康度数据,这个数据也可以指导农户精准施肥用药。智能化定向喷洒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更高的收成。”

杨皓然细致专业的服务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这小伙子勤快,懂技术。村里的老百姓就喜欢这样的年轻人。”商东村村民刘军说。

由于皓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托管服务中处处替农户着想,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合作社都愿意把土地经营过程中的无人机打药托管给该公司。目前,该公司有专业的无人机飞手团队,签订作业面积6万多亩。

添置新设备、培训无人机飞手,这几年,随着公司订单的逐年增多,杨皓然结合托管服务实际,盘算着如何让农业托管服务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通过完善一条龙服务让农户更省心更省钱。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