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解析】

6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一名青年献血者在展板上签名。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马蓓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4日,在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献血大厅,志愿者正在指导青年献血者填写无偿献血登记表。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马蓓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她害怕扎针时的疼痛,但为给身边同学作表率,勇敢地挽起了衣袖;他曾经的生活习惯很随性,但知道自己体内流淌的是“熊猫血”时,他变得自律,为的是能捐献健康的血液;他是一名医学生,临床实习时,看到满面愁容的患者因成功约到血而一扫阴霾,于是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捐献了7次血小板,如今仍在坚持……

今年6月14日是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汇聚青春正能量,无偿献血传爱心”。在新疆各地,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成为无偿献血者,用实际行动致敬青春,也为身边人树立榜样,保障了临床用血的需求和安全。

连宸伊第一次献血后说

我先迈出这一步,也能起到带动作用

不久前,新疆师范大学联合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举行了献血车进校园活动,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连宸伊计划了很久的献血事宜因此提上日程。

“以前就想去献血,可是怕疼。”连宸伊打小就怕打针,但这次她下了决心,“相比救人生命的大义之事,一点点疼,忍忍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作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更想为身边人打个样,“有的朋友虽然知道献血对身体无害,但还是会有顾虑,我先迈出这一步,也能起到带动作用。”

带着这份责任感,文弱的21岁姑娘迈出了勇敢一步,并在朋友圈将献血前的期待和紧张,献血时的感受和献血后的身体状况及注意事项一一记录下来。这也引来众多好友响应,有人私信问献血感受,还有很多同学留言也要去献血。

献血车进校园的几天里,现场的大学生热情高涨。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张雨星说:“献了200毫升,挺紧张的,但医护人员特别体贴,紧张情绪也缓解了很多。”

同学们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让新疆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思璇感到惊喜。“这次活动,全校共采集了417名同学的血液,总量达94600毫升。”她介绍,这其中不少同学都是第一次献血,很多人提前很多天就开始调整作息和饮食,为献血做准备,“大家都想为无偿献血事业出份力,这也是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间,乌鲁木齐市参与无偿献血五六万人,预计2023年突破7.5万人,其中35岁以下人群献血占比为69%。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成为这项公益事业的主力军。

“熊猫血”的刘云龙说

我以前是“重度”饮料爱好者,现在非常克制,这身体我得照顾好

“我以前是‘重度’饮料爱好者,最多时1升的饮料一天能喝3瓶,但现在非常克制,这身体我得照顾好。”刘云龙说。今年24岁的他家住昌吉市,是“新疆熊猫血一族”公益团队成员。

2019年10月,第一次的献血经历,让刘云龙知道了自己体内流淌的是“熊猫血”,他当即登记下个人信息,以备有需要时,他能第一时间献血。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我是个普通青年,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能为社会做点事,我肯定得站出来。”他说。

从2019年10月至今,每逢血液中心打电话告知有人急需用血,或无偿献血志愿者群内有求助信息,刘云龙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情去献血。截至目前,他已经献了8次血,包括5次全血和3次成分血。

新疆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专业学生吾木提江·阿不都拉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献了7次血小板。

“第一次献血是在大一时,作为一名医学生,是职业使命感让我跑去献了人生第一次血。”吾木提江介绍,之后他决定将这一行为坚持下去,是因为临床实习的经历。2022年,他轮转到血液科实习,这里有很多白血病患者,因治疗用血量大,约血成了医护人员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

“发生紧急情况需要用血时却没有,真的会危及生命。每次约到血,别说患者了,就连医生都会高兴地奔走相告。一次善意之举,救的是实实在在的人命,你会越发觉得这件事很有价值。”吾木提江说。他还带动身边的朋友去献血。

对病患来说,血液的流淌延续着生命的长度;对献血者来说,血液的流淌拓宽着人生的广度。对生命的重视,对陌生人的善意,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是越来越多青年人主动参与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此外,相关职能部门的宣传和学校的引导与鼓励,也让青年大学生敢于、乐于挽袖救人。

“学校每年都会开展献血知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动员团干部、志愿者和老师带头献血,营造浓厚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无私奉献良好氛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教师刘榄说。

受父亲影响

已献血10次的王品琢说现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定期献血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无偿献血事业,对保障临床用血需求和血液安全有重要意义。

“青年人尤其大学生作息和饮食规律,身体素质好,身体机能也处在最好的时期,因此他们的血液质量非常好。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多种形式号召更多年轻人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友好爱心献血屋采血组组长山菁介绍,青年人号召力强,社会责任感强,他们的加入有利于形成自愿无偿献血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构建较为稳定的献血者队伍和献血工作长效机制。

“我捐的每一滴血,都饱含着我对这个世界陌生人的关怀,这是我对生命的重视。”6月7日,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王品琢完成了在乌鲁木齐的首次献血。此前,他每逢放假回到河南时,都会利用假期时间去献血。

王品琢的父亲是一名无偿献血者,常年坚持献血。“18岁那年,我路过献血屋,也就很自然地走了进去。”王品琢说,之后他坚持一年献两次血,至今已有10次,献血量达4000毫升。

“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救人,这种行为也是在传递构建和谐社会的正能量。我从父亲身上学到奉献,也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现在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会定期献血。”王品琢说,其实很多患者成功得到救治,身体恢复健康后,也都成了捐献者。如果每次献血都能帮助一个人,而他们也能继续传递温暖,那么点点星火,终会汇聚成炬,就有更多的人得到救治。

记者感言

这些闪闪发光的平凡青年

在问起被采访的青年挽袖献血的初衷时,记者听到了很多不同答案:“我是医学生”“受我爸影响”“就热血青年呗”“献一次血就能救一个人,这事值啊”……每个答案都很朴实,甚至有些感性。他们将珍贵的生命种子捐献给陌生人,为他人燃起生的希望,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啊!然而,他们却只是觉得做了一件普通平凡的事。

这些普通平凡的青年,每个人都在闪闪发光。

他们对待陌生的生命很温柔,也极其负责。采访中,有青年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献血,为能成功献血,他们在网上详细查询了注意事项,平日里爱熬夜追剧的青年早早睡下,保持清淡饮食;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成功献血的青年,追问医护人员身体康复后能去哪里献血……对于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这些平日里追求独立个性的青年,拥有着超乎预期的热情。热情的背后,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青年人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他们是无偿献血者,也是宣传员。大学校园里若有一个无偿献血者,就有可能带动身边的朋友、同学、亲友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去。无偿献血,是生命对生命的接力,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这些青年的行为,引领了社会文明风尚,也让爱汇聚成璀璨星河,温暖着更多人的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