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观察·深一度】
近日,参加哈密市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嘉宾,在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参观。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 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资料图)
8月,走进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种植基地,翠绿的藤蔓枝叶间,躺卧着一排排金黄色的哈密瓜。
“这边种的是黄86,那边种的是西州蜜17号。黄86每亩销售价7000元,西州蜜17号每亩销售价6000元。”淖毛湖镇希望社区瓜农梁娟英高兴地说,“总共280亩瓜,全部被瓜商订购了。”
好瓜不愁卖。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种植面积达4.15万亩。进入8月,已被全国各地瓜商“瓜分”完毕。
这几年,哈密市应季瓜、双季瓜的订购价都稳中有升,但喜悦之中也有隐忧。7月中旬,哈密市召开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了哈密市政府联合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讨论稿)。报告指出,哈密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资源与环境约束加剧,亟待转变发展方式;优质不优价,亟需统筹规划和打造品牌;冷链流通和保鲜处理存在短板,亟需强链补链;农业对外开放加剧市场竞争,亟需转型升级……
面对挑战,该如何破题?作为哈密瓜的原产地,哈密市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作出了回答。
制定哈密瓜标准
瓜以地名,地以瓜闻。哈密瓜,是中国原产瓜果中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瓜中珍品。
《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讨论稿)指出,追根溯源,全国各地的甜瓜(主要是厚皮甜瓜)均源自新疆。其中,哈密栽培历史最久、品种资源最丰富,同时也是甜瓜“走”向中原的重要出入口和集散地。
如今,哈密瓜名气之大,已不限于新疆。在全国各地不少甜瓜被冠以“哈密瓜”之名在市场销售。
“在国内,不是所有的甜瓜都叫哈密瓜。但是,符合标准的甜瓜,今后可以叫哈密瓜。”在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专家提出的这一观点,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我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看到过哈密瓜,但是,国内很多地方的哈密瓜品质跟这里不可比。”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参会代表、中储南京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李敬泉说,哈密瓜作为一个地方品牌,如何实现品牌提升,需要深入思考。
“我们的目标,是减少国内各甜瓜产区的‘内卷’,把哈密瓜打造成中国的哈密瓜,让哈密瓜成为新西兰车厘子,或者泰国猫山王榴莲那样的国家品牌。”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建设专班成员刘佳音认为,建立哈密瓜产业联盟公共品牌,是实现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什么样的瓜可以叫哈密瓜?关键是标准制定和质量认证。”参会代表、丽水市丽水山耕农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丁志远建议,应该在哈密市成立哈密瓜认证中心。同时,借助哈密瓜产业联盟的成立,升级打造哈密瓜公共品牌IP,推动品牌与区域、文化等资源的融合发展,为解决中国单品类农产品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提升哈密瓜“身价”
哈密市伊州区南湖乡红山村是哈密瓜核心产区之一。哈密老瓜乡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在红山村种植了4000亩哈密瓜,7月中旬以平均每亩5000元的价格被各地瓜商订购一空。
合作社负责人赵宏远说,作为一种尝试,今年合作社种植了3亩“私人订制”的哈密瓜,品种好、质量好,增收效果好,“一亩地1000个瓜,一个瓜两公斤多,卖几十元,两天内就全部被客户买走。”
让哈密瓜实现优质优价,是这次大会上专家和业界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
“哈密瓜销售很顺畅,但是按亩均2吨计算,算是低价销售。”新疆北大仓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林认为,哈密瓜产业的发展要克服产品集中上市的劣势,加强保鲜技术研究和应用,“通过保鲜,一年四季有得卖,统算下来售价肯定比集中上市高。”
“把哈密打造成为全国哈密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心、研发中心与全国流通中心,加强哈密与哈密瓜主产区的协作,共同维护哈密瓜的质量与口碑。”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说,品牌是价值的体现,哈密瓜由地方知名品牌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全国品牌转变,是实现哈密瓜“身价”提升的重要途径。
“除了鲜食,哈密瓜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大有可为。”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张超说,对柑橘、草莓、香蕉产业的深加工增值分析表明,20%的深加工量,可以带动整个产业增值2.7倍以上,“目前,哈密瓜的深加工总量很低,这方面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打造哈密瓜品牌
在本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哈密市立足全国看哈密瓜产业,贯彻新理念,树立大格局,联合甘肃、河北、河南、山东、海南、内蒙古、湖北、江苏、云南、浙江10个甜瓜主产区、主销区的种植企业、流通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代表300多人,成立产业联盟,商讨行业标准,制定品牌规划,开始着手打造“中国哈密瓜”品牌。
除了召开大会,哈密市最关键的一招,是着手建设面向全国的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
“这个平台体系,将成为覆盖全国甜瓜种植区的产业发展平台。”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建设专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国栋介绍,哈密市重点从种质研发、标准认证、冷链物流组织、金融结算、品牌流量推广5个方面,建设覆盖哈密瓜全产业链的平台体系,通过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各项要素的高效汇集,把哈密瓜由区域公共品牌向“中国品牌”转变,提升哈密瓜产业含金量和附加值,助力全国瓜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目前,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服务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张国栋介绍,该中心采用市场化融资模式,一期工程由社会化资本投入近亿元。二期软硬件建设将加快步伐,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平台体系建设。为推进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建设,哈密市人民政府还分别与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
“我们将由‘哈密瓜因哈密而得名’向‘哈密瓜产业因哈密而辉煌’转变。”哈密市委书记孙涛表示,哈密市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空交汇中,广聚天下瓜友,搭平台、建机制、立标准、强服务、聚数据、链产业、赋能量、优生态、扬文化,着力探索出一条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地评线
“哈密瓜的价值研究”大有可为
魏永贵
“云的价值研究”,是一个著名案例。首先要明确的是,这里的“云”指的是真的云彩,不是与网络有关的云计算、智慧云等。
云彩有何价值?还值得研究?在哈密市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参会代表、丽水市丽水山耕农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丁志远分享了一个案例。
丽水是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丽水山区有个民宿叫过云山居,以空中云彩变化多端、景色瑰丽知名。很多游客去这个民宿,就是想看这些美丽的云。丽水市丽水山耕农业发展研究院为此专门给这个民宿做了一个“云的价值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分门别类列出了70多种美丽的云,并逐一进行了价值认定。认定之后,游客要在过云山居住宿,费用中就包含了看云的价格。如果想看的云没有出现,可以退还看云的费用。
云彩增色,价值不菲。如今,只有8个房间的过云山居每晚价格高达2000多元,依旧一房难求。
谈“云”意在说“瓜”。既然虚无缥缈的“云”能够产生价值,那么芳香四溢的“瓜”,理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这正是“云的价值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哈密市立足全国哈密瓜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推进哈密瓜全产业链平台体系建设,正是一项在产业发展中打破思维定式、消除固化模式、告别路径依赖的有力举措。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努力建立哈密瓜产业新的“坐标系”的历程中,这个“云的价值研究”就哈密瓜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来说,的确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