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还是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如期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首日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首轮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根据计划,2023年内总共将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该排海计划将会持续至少30年。

威胁正在逼近你我每个人。日本排放的,不是核电站发电冷却处理的废水,而是核泄露事故后被污染的水体,是坏水、毒水。

日本怎么敢如此放坏水。


(资料图片)

尽管日本多地爆发游行,民众集会反对浪潮迭起。尽管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斐济等多个太平洋岛国,及中国、韩国、俄罗斯等多次多次对福岛核污染水入海计划表示反对。

尽管全球众多专家学者出来表明,核污染水入海将对海洋生态和环境造成破坏,对全球人类生命健康带来隐患。但日本仍一意孤行,并公开违背此前宣称日本渔民不同意就不会排放的承诺。至今日本官方和渔民立场迥异。

日本为何一定要将核污染水排海?

第一个原因,因为其他的处理方式“太贵了”。

事实上,日本有多种方式处理这些核污染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各国专家便陆续提出了5种解决方案,除了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外,地层注入、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和固化填埋都是可行选项。然而,日本政府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划算”的方式。

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找到了人来给他背书。

2022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调查了“经处理后”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安全性问题,同年7月22日,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日本记者问到:日本政府说明,“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处理水”是没问题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也同意ALPS“处理水”是没问题的,为什么中方不相信日本和IAEA的结论?

(香港市民抗议日本排放核污水入海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回答一针见血:“如果核污染水是安全的,就没有必要排海;如果不安全,就更不应该排海。”

其他发言人还提到,如果安全,日本人为何不作为自己的生活用水、灌溉等农业用水等等。

好一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汪文斌还表示,日方迄未解决国际社会关于核污染水净化装置的长期可靠性、核污染水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排海监测安排的有效性等重大关切。日方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正当、不合理、不必要,是极其自私、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第三个原因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似乎没怎么反对日本核污水排放。 是因为日本的核污水流不到美国吗?

事实上,无人能幸免。国际多个研究团队通过专业宏观模拟发现,福岛的核污水自排放后240天,就会流达到中国沿海海域。约1200天后,这份污染物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

(氚的微观扩散模拟结果)

随着赤道洋流的影响,污染物会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扩散,同时也将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尽管福岛附近是污染物的原始排放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浓度污染物区域将延伸至35°N线附近,从东亚海域扩散至北美海域。

最为重要的一点,研究团队的模拟结果显示,在接近第2400天时,中国东南沿岸海域的污染程度相对较低,呈现浅粉色。相反,北美西侧海域已经基本被高浓度的红色污染物覆盖。

(三个沿海城市及它们附近的污染物浓度变化)

那美国人为什么对日本核污水排放态度如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聪悦24日向香港中通社记者分享了几点原因:第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更新过报告,说核污水排放经过处理,只残留少量氚,剂量不足以危害人体,以及取消了对日本某些食品进口的禁令,这个有一定导向作用。

第二从拉拢盟友及为对华施压排兵布阵考虑,美国政府支持日本排放核污水,并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背书,这种支持态度会在民众中带风向。第三美国民众一则对国际事件本来关心程度不高,加上老百姓中基本常识不足,反智主义复归,很多人对核辐射核泄漏等没有基本概念,媒体传播和宣传还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美国民间引发波澜。

核污染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香港城市大学海洋污染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梁美仪接受香港中通社记者专访时建议市民从三方面挑选水产品,降低食安风险。

第一,食物链顶端的 大型鱼类 ,如鲔鱼、旗鱼、鲑鱼等,或会随着食物链而吸入大剂量的污染物。

第二, 底栖生物 ,特别是比目鱼、鳎沙鱼及蛤类,因海底沉积物为污染源,污染物聚集在此,污染物含量相对较高。

第三, 滤食性动物 是透过过滤水体的有机物,或进食微生藻存活,包括蚝、带子、青口等贝壳类,根据研究,辐射性的物质会依附在有机物上。

煮熟了就可以吗?

“加热只可以将细菌杀灭,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烹饪方式,但是蒸熟后,污染物仍会存在水产品里,因此未必能将污染物清除。”梁美仪指出,烹煮食物后,辐射仍存留在食材内。

目前,特区政府已禁止日本10个都县的水产品进口,若水产品制成的鱼干,也是禁令涵盖的干制产品,一样被禁止进口。

对于比较难追踪来源地的物品,则可用“抽检”方式管制。梁美仪以方便面的汤包为例指出,部分海产品磨粉后混进汤包,执法人员追踪来源地比较困难,因此特区政府不能用禁止进口的方法管制,而是用抽检的方式管制,检测是否含有辐射。

“两种监管方法能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他还以蚝油为例指出,以生蚝等贝壳类烹煮而成的蚝油,可在抽检采样方面加大力度,但若采样不同品牌、批次的蚝油,仍没有发现污染物,则可降低抽查力度,市民无需太担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