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应当事人家属的要求,我和徐律师前往老人家中。在家里,我见到了卧床的老人以及老人的一儿一女,老人一家姓王,本篇称老人为王爷爷,儿子称王某男,女儿称王某女。

家庭状况

王爷爷一家书香门第,儿女年过半百,依然礼貌有加,逻辑思维能力强,表达流畅。经他们的讲述,我很快了解了家庭情况。


【资料图】

王爷爷独居多年,王爷爷的妻子四年前过世,王某女已移居深圳多年,只有王某男在本市别居。两年前经人介绍,雇佣保姆朱某做白班保姆,负责王爷爷的一日两餐,月工资3000元,买菜钱2000元。

今年元旦前,王爷爷身体康健、行动自如,新冠肆虐,引发旧疾,导致其卧床不起。

突生变故

儿子王某男偶尔看望父亲,生活原本按部就班,直至1月6日下午,王某男收到保姆朱某的微信语音,称1月5日晚上,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将自己多年储蓄的30万元现金分配两份,一份10万给保姆,一份给儿子王某男,自己已经拿走了10万,剩下的在书房抽屉里,让王某男自行取走。

王某男收到微信后,前往父亲家中,发现了书房中打开的抽屉还有报纸包裹的现金,将家中的情况转述给妹妹王某女,兄妹二人商议后决定报警处理。

民警联系保姆前来协调,在民警的多次询问下,朱某改口称老人的抽屉里有30万现金,老人向其表示过30万现金平均分割,分别给保姆、王某男一人15万,现在现金15万都未拆封,放在其家中,保姆朱某在民警的要求下,答应将15万元现金返还。

二次报警

1月8日,王某女返回苏州父亲家中,详细询问王爷爷事情经过,发现父亲所述与保姆不一致,王爷爷说抽屉里有42.2万元的现金,抽屉的钥匙贴身携带,自己从未分配过该笔现金,是保姆自行取走钥匙拿走现金的,王某女也提到自己上次回家时,取了两万元的现金放在王爷爷的枕头下面,用来压父亲病气的,也不见了,所以家里至少遗失了27.2万元的现金,故二次报警。

王爷爷再次在民警、儿女们都在场的情况下,陈述抽屉里有42.2万元现金,不是其赠送给保姆的,是保姆也未经自己允许时,自行取走的。

保姆仅认可抽屉中有30万元现金,经民警劝告归还现金,其又改口表示15万元的现金已经被其女儿借给朋友了,所剩无几,并多次向民警表示只要老人要求归还现金15万元,愿意全额归还。

保姆食言

保姆三番两次承诺归还现金从未兑现。

直至1月13日,我应邀首次登门,王氏兄妹向我陈述的事情经过,并表示要追究保姆刑事责任,我前往玉兰社区与社区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又前往姑苏区沧浪派出所与承办民警沟通案件情况及处理意见。

根据社区人员与承办民警的沟通情况,基本事实与兄妹二人所述基本一致,得知派出所对本案不立案受理后,我告知兄妹二人本案启动刑事立案的难度较大,挽回损失比追究责任更重要,我们先尝试挽回损失,既然保姆多次称愿意归还现金,全程都有执法记录仪,那就再次联系保姆,询问其意见。

起先,王某女不愿意再与保姆多费口舌,我向王某女解释,首先,本案我方没有保姆的具体身份信息,需要其前来提供身份信息,其次,保姆反复变卦,即便诉讼,也要固定扎实的证据,且既然她多次表示愿意归还,那肯定是有协商余地的,先行协商,后期诉讼时有的放矢。

经我劝告后,王某女于1月17日联系到保姆,其仍然表示仅拿走15万现金,如果王爷爷坚持要求她归还,她仍然同意全额返还,但前提是需要在她和社区人员、民警都在场的情况下,询问王爷爷的真实意愿。

听闻此情况,我担心王爷爷身体状况,又担心保姆将钱款转移,抓紧联系本案的承办民警,询问其值班时间,并指示王某女在其当班时报警,在派出所的见证下,再次询问王爷爷的意愿,看着身体每况愈下的王爷爷,我担心他无法坚持到诉讼阶段,做好两手准备,尽快取证,为后期诉讼作准备。

1月17日,民警电话回复王某女,明日民警上门参与调解。

我在多方见证下主持调解,保姆仅愿意归还12万

1月18日下午14时,应保姆的要求,社区调解员、民警、保姆、王氏兄妹均到场见证,在民警执法记录仪的记录下,由我主持调解工作。

我先是询问王爷爷个人的基本信息,确认其意识清楚、表达清晰后,简要询问其事情的来龙去脉,因王爷爷处于阳后恢复阶段,身体还很虚弱,我着重询问“抽屉里有多少钱?”“这些钱打算怎么处理?”“该笔钱是否是赠送给保姆的?”“这笔钱是否要回?”不出意外,王爷爷的回复前后一致,否认曾自愿该笔钱款赠送给保姆。

确认过王爷爷的真实意愿后,我再次征求保姆的意见,其前期表示愿意归还,后又改口称要辛苦费,我再次询问王爷爷的意见,其表示“等我死后可以给她发一个红包,但是现在不行,我已经给过她5万元了”,保姆否认收到红包,坚持要在15万元中扣减辛苦费,我向其示明辛苦费应由王爷爷自愿支付,但不能从该笔金额中作扣减,并向保姆确认工资已全部结清,其认为每月3000元的工资太低,应另行支付3万的辛苦费作为补偿,故只愿意退回12万元,现在就可以去银行转账,否则不愿退回。

眼看保姆反悔,不愿意全额退回,我迅速就以上内容作出《接案笔录》要求保姆朱某签字,保姆表示其不认字,我将记录的内容客观的向其宣读后,朱某签字表示认可,我留存了保姆的身份信息。

跟王爷爷家属商量后,决定先行拿回12万元,安抚王爷爷的情绪,当时已临近年关,余下的等年后再行起诉,而后,保姆在我、王某女、社区人员、民警的一路陪同下,前去银行转账。

路途中,为避免冷落保姆,她变更主意,我与保姆保持礼貌交流,她说“钱还了,她就可以安心过年了”,我心想,人也不算极其不讲道理,谁能料到取钱一路坎坷,我仿佛变成了一个逼债的骗子,保姆先是忘记密码,后又是忘记带卡,我先是陪同其回忆密码,后又陪同其去家里取银行卡,取到银行卡后,又遇到银行卡限额,过程跌宕起伏,还好结果终于在银行下班前转了12万元给王某女。

转账成功后,我与保姆礼貌表示谢意,但其突然换了一幅嘴脸,瞪我一眼就走了,仿佛我们骗了她的钱似的,也确实,已经到手的“午餐”,在我的组织下又吐了出来,肯定对我不爽,人之常情吧。

提起民事诉讼

收到还款后,家属坚持诉讼,我也向家属阐明了本案诉讼的风险,本案没有证据能证明家中现金具体数额是42.2万元,真实的现金数额只有保姆和王爷爷知道,现在无法核实的情况下,只能就保姆认可的30万认定事实,索要剩余的3万元,否则要承担败诉的风险,且还需要向法院缴纳高额的诉讼费用,得不偿失。

家属表示理解,只是要求起诉时,按照其父亲的说法陈述,根据正常的诉讼程序,理应如此。我迅速准备好诉讼材料,前往王爷爷家中,因王爷爷卧床,我向王爷爷宣读了诉状内容并录像保存,而后将诉讼材料提交法院,等待年后诉前调解。

遗憾的是,1月31日下午,我收到王某女的通知,王爷爷去世了,我向家属表示哀悼的同时,迅速重新梳理案件,在家属的配合下,搜集新的材料,变更原告主体,与王氏兄妹办理委托手续后,王某女返回深圳。我联系法院立案庭更换立案材料,经书记员两次送达,终于在6月底成功向被告送达传票,并定于7月7日开庭。

缺席审理,胜诉判决

7月7日下午,我前往吴中区人民法院经济开发区派出法庭开庭,被告未到庭,本案缺席审理。开庭前听书记员陈述,联系被告时,其听闻我方诉讼,异常气愤,述称3万元确系王爷爷及家属给的辛苦费,其否认在《接案笔录》签字。

被告没有到庭是法庭意料之外的事,我不意外,因为从案发到开庭,我很清楚被告擅长撒谎。庭审后,被告的女儿联系法院,依旧否认签字事实,申请调取多次出警视频,并申请做笔迹鉴定,法庭要求其三日之内提交申请。

法庭向沧浪派出所调取多次出警视频并将光盘邮寄给我,共计四次报警记录的八段视频,前后大概有三个小时左右。为了节省法官时间,我一一查阅并记录,并将我主持调解、记录《接案笔录》、向保姆宣读笔录内容的过程重点标记,向法庭提交文字版视频解说及质证意见,并多次与承办法官取得联系,沟通具体案情。

被告未在法庭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笔迹鉴定的申请,我想即便被告如期申请笔迹鉴定,承办法官在看到视频后也不会允许,通过视频可以非常清楚还原调解、签字的客观事实,被告的坚决否认事实的态度令人汗颜,这应该是撒谎成性后,已经完全分不清楚现实和想象了。

8月16日,我收到法院的判决书,法院支持了我们全部诉讼请求。

本案虽然是本人执业以来标的额最小的案件,但却是判决书中我的名字出现次数最多的案件,一共出现17次。虽然判决结果意料之中,看到判决书时还是喜不自胜,判决书中数次提到“代理律师朱文慧询问”,其内容基本上采纳并认可了我所有的工作内容,本案重要的不仅仅是胜诉的结果,还是对我多次上门调解并取证过程的认可,我很欣慰,这是我工作价值的体现。

诉前调解也是定纷止争的重要途径

这个案件给我的最大的启发就是,不应忽略诉前调解的重要性,应当提高对诉前调解的重视程度,诉前调解绝非没有意义的工作,并非所有的纠纷一定要经过诉讼才能解决,每个案件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对当事人最高效的处理方式。

当然,我也能理解很多律师不愿意诉前调解,因为多数情况下,诉前调解大费周章后,总落得个无用的下场,还不如直接提起诉讼,方便快捷。

但以本案为例,如果前期不进行调解,我们无从获取保姆的身份信息,就无法提起民事诉讼,即便提起诉讼,本案证据缺失,立案时无法取得客观证据,难以支持告诉。所以对于本案来说,诉前调解是必经程序,如果能挽回部分损失皆大欢喜,如果不能,也为诉讼作准备,事实上,也确实证明诉前调解的工作意义重大。

虽然立案后,法院也会组织诉前调解,但是作为律师,我们的价值就是为了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诉讼不仅要付出时间成本,还要承担执行不到位的风险。那么作为代理律师,如果能在诉前调解中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不仅能节省司法资源,也能提高办案效率,这也是律师执业过程的价值所在。

呼吁关注空巢老人

大半年的时间,案件也算是完美结束,唯一遗憾的是,王爷爷未能看到判决。

处理本案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空巢老人何去何从。最危险的组合就是“老头配保姆”,钱袋子不保,可是能怎么办呢?

人老了,儿女无法陪伴左右,也不能禁止其与外人交往,花钱请保姆、去养老院是唯一的养老途径了,很多老人依恋生活圈,不想去养老院,就只能请保姆照顾,这真是无解的难题。

我国老龄化严重,中年人生活压力大,无法顾及上下。在这里,呼吁儿女们经常看望父母,社会机构多多关注空巢老人,即便呼吁无力,也不能停止呼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