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枫子

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

四川树德,有位叫袁帅的同学高考考了711分的好成绩。


【资料图】

记者采访男孩妈妈教育心得时,妈妈的一番话却让评论区炸了锅,直呼“凡尔赛”。

这位妈妈说了什么呢?

她说:

“不要把你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去,我跟我孩子都有独立的空间。

我就跟我儿子说‘只要我们这个过程都努力了就行了,不要太在意结果’,如果家长很在意结果的话,对孩子不太好。”

很多人觉得这位妈妈的教育太佛系了,毕竟,父母怎么能不在意成绩,又怎么能不多花时间,花精力在孩子身上?

但纵观这些年很多学霸父母的采访,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大都觉得自己好像没怎么管孩子。

比如这次高考,来自广东佛山的崔茗扬取得了696高分,谈及孩子的教育时,妈妈也说:“我们基本上没怎么去关心他的学习。”

为什么学霸父母如此佛系养娃,孩子还能如此争气?是孩子天生学霸气质吗?还是教育就应该要佛系?

为此,我研究了近年来多位高分学霸的成长经历,惊讶的发现——

真正佛系的父母,并不是不躺平、不作为,而是在高压内卷的环境下,保持好心态,真正做到反内卷、反内耗。

1

比起成绩

他们更看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前段时间,微博上一则信息引发关注:

高二一个班上50人,吃抑郁药的竟高达29个!

内卷下,每个孩子都承受着巨大压力,父母再过分看重成绩,无异于堵死了孩子最后的退路。

有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学习压力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因素。

其中,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

与此同时,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也在不断攀升,18岁以下青少年占比高达30%以上。

这一桩桩数据,无不在提醒我们:

与其焦虑鸡娃,不如心态放宽,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心。

毕竟,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

一个孩子,若没有健康的身心,再优秀的成绩也都失去了意义。

以749分考上清华的山东省高考状元王端鹏,他的父母在谈及对他的教育时,就表示不希望王端鹏成为一个“读死书”的孩子。

平日里,他们努力培养王端鹏的其它爱好,希望让他在繁重的学业中,可以通过打篮球,踢足球来释放压力。

另外,他们还允许王端鹏广泛阅读,包括古典小说、文学、军事等书籍,王端鹏都有所涉猎。

尽管这些爱好会浪费一些时间,但他们却觉得很值得,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是啊,一时的成绩,能决定的只是孩子未来几年、十几年的发展;

但孩子拥有的,却是长达几十年的人生。

父母放弃无用的焦虑,让孩子拥有一个松弛、平稳心态,才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助力。

2

比起伸食指

他们更擅长竖大拇指

在《凉子访谈录》中,有一个抑郁症女孩。

她从小成绩中等,但妈妈要求却很高,所以经常打击她。

有一次,她好不容易考了97分的成绩。她满心欢喜跑回家,想得到妈妈的表扬,但妈妈非常冷漠地反问她:

“还有3分去哪了?”

那一刻,她如同被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因为妈妈总是否定她,打击她,所以她越来越自卑,变得畏难,觉得自己就是个废物。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投射性认同”:当父母把自己的想法、观点强行投射到孩子身上,长久的压力之下,孩子就会变成父母所认为的样子。

父母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孩子就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最后变得一无是处。

儿童心理学家孙瑞雪说:

“如果你没有去否定孩子,她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她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她会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孩子。”

肯定和捧场,孩子才会生出自我价值感,内心力量才会被点燃,才会拥有奋斗的决心和动力。

就像来自山东的711分学霸孟令昊,他并非从小就成绩优异。

相反,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处在中游,但父母并没有逼迫他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反而一直鼓励和引导他。

即使考砸了,也一直在安慰他。

这就是佛系父母的高明处,不管孩子成绩好不好,都不消耗孩子,而是始终给孩子支持、鼓励、肯定。

一个孩子相信自己能行,他就真的会一步步成为优秀的样子。

3

比起操控

他们更看重亲子关系

网上曾有一个视频很火。

放学路上,小男孩仰着头满脸希冀地问:

“妈妈,如果我考上清华呢?”

“那妈妈就会为你很骄傲呀!”

“那考上了北大呢?”

“也会很骄傲的。”

“那我‘考’上地瓜呢?”

“嗯.......如果你把地瓜烤得又香又软又甜又美味的话,我也会为你骄傲的!”

“那我以后就当个烤地瓜的老板!”

“哈哈哈!恭喜宝贝有了新的愿望呀!”

孩子欢快的笑脸,妈妈温柔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暖阳般的温暖。

佛系的父母,很少干涉孩子,反而总是尊重、接纳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这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懂得亲子关系重于一切,把爱和阳光洒向孩子。

就像先后把两个儿子陈德锐、陈德赟送进清华和北大的陈妈妈,她深知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对两个儿子从来没有高要求,也没有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而是主要陪伴两个儿子成长,照顾好孩子的一日三餐,给他们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在采访中,很多状元们都曾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比如开头提到的袁帅的妈妈,也一直主张父母要和孩子做朋友。

因为在她看来,亲子关系融洽了,教育自然水到渠成。

亲子关系不好的家庭,家庭多是争吵、争权,孩子的心理能量在冲突中消耗殆尽。

把孩子处成朋友,父母才能为孩子提供支撑和力量,让孩子在长远的学习中坚持下去。

4

比起逼孩子

他们更倾向于要求自己

佛系父母不逼孩子,是因为他们知道,孩子不会听父母的,却会看父母怎么示范。

就像白岩松说的:“天天在家打麻将的父母,是很难教会孩子读书的,我认为在现在的教育里面,最值得吐槽的是家长。”

父母总是刷剧、逛淘宝、看短视频,就不要怪孩子玩手机;

父母总是喝酒、玩牌、打麻将,就不要怨孩子总是沉迷游戏。

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今年高考,江西考生杨一鸣,总分726,理综、数学双满分。

他的父母就是热爱学习的人,在家总是以身作则,做好榜样,营造出书香氛围。

受父母的熏陶,杨一鸣从小也就爱读书、爱思考。

任何时候,家长的背影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佛系的父母不是没有要求,只是要求的对象是自己,他们先在自己身上使劲,再用身教带动孩子。

去年,湖南衡阳有一家三胞胎,三人全部考上了985重点大学。

他们的妈妈,白天要上班,下班要做家务,日常已经很累了,但妈妈却始终坚持每天自学,甚至逼着自己考上了教师资格证。

三个孩子看到妈妈如此积极进取,自然也就跟着努力学习,变得自律又上进。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那些整天生活在催促、高压、高要求中的孩子,累积了太多心理压力,反而容易对学习失去热情,成绩很难优秀。

父母把精力收回在自己身上,修炼自己,做好榜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5

耶鲁大学的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优秀的绵羊》一书中写道:

“我看到过我身边不少朋友,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课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

学习,对孩子来说,就像一场历时久远、不断挑战自我的马拉松。

父母不焦虑、不内卷、不内耗,拥有一个良好心态,孩子才能自由舒展,活出精彩。

文末点个「在看」吧,愿天下父母,都能对孩子的成长多一点接纳,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松弛,少一点逼迫。

做一个智慧的佛系父母,是你孩子一生之幸。

共勉!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每天和孩子一起进步,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商务合作 QQ:2083493136

推荐内容